紅薯葉
紅薯葉
紅薯葉
紅薯葉
形態(tài)特征
紅薯葉片形狀、顏色常因品種不同而異,也有時在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葉形,通常為寬卵形,長4-13厘米,寬3-13厘米,全緣或3-5(-7)裂,裂片寬卵形、三角狀卵形或線狀披針形,葉片基部心形或近于平截,頂端漸尖,兩面被疏柔毛或近于無毛,葉色有濃綠、黃綠、紫綠等,頂葉的顏色為品種的特征之一;葉柄長短不一,長2.5-20厘米,被疏柔毛或無毛。
分布范圍
紅薯原產南美洲及大、小安的列斯群島,現(xiàn)已廣泛栽培在全世界的熱帶、亞熱帶地區(qū)(主產于北緯40°以南),但在一些較北的地區(qū)如黑龍江省也已栽種成功。我國大多數(shù)地區(qū)都普遍栽培
栽培技術
一、土壤選擇
紅薯葉對土壤的適應性強,耐酸堿性好,PH值以5.2-6.7為宜。土層深厚,疏松通氣、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種植最佳。
二、選擇種薯
栽種之前需要選擇好合適的種薯,要求生長成熟、飽滿、充實,沒有病蟲害,長勢最好健壯,對于后期的生長比較有利。紅薯葉菜幼苗會從種薯的芽點中長出,如果有病蟲害的話,將會影響到后期生長。
三、育苗移栽
1、苗床宜選擇背風向陽、地勢高、排水良好、靠近水源、土質肥沃、無病蟲害、兩年內沒有種過紅薯的土地。
2、排種要采用斜排、平放、直排,以斜排為主,但應盡量保持薯塊上齊下不齊,促使薯苗生長茁壯、均勻一致。排種后覆蓋3-5厘米厚的細土,并澆透水。
3、出芽前用塑料薄膜覆蓋,出芽后改用小拱棚覆蓋。移栽前揭去塑料薄膜,煉苗7-10天,促薯苗健壯。在夏、秋季栽培,一般直接剪取莖蔓移栽于大田。紅薯葉菜的種植管理技術-圖片版權歸惠農網所有
四、水肥管理
1、要結合澆定根水,施定根肥,促進早發(fā)棵。肥料可選擇腐熟的人畜糞或硫酸鉀復合肥,一般每畝兌水淋施復合肥5-8千克。薯葉菜生根快,根系發(fā)達,施用定根肥可促使幼苗在次日或第3天吸收到養(yǎng)分。
2、一般每隔10天需追肥1次,追肥量和葉菜類相比可適當增加一些,追肥以腐熟的人畜糞水加硫酸鉀復合肥或尿素均可。
3、每隔30天需增施1次有機肥,并以花生餅粉或豆餅粉為好,通常每畝施150-300千克,注意結合施肥進行適當?shù)呐嗤粱驖菜?
五、田間管理
1、植株調整。紅薯的莖葉生長速度快、容易老化,當紅薯葉長出5-6片葉的嫩枝后,應該盡量采收食用,因為枝梢採摘可以讓枝條持續(xù)分枝旺盛,因此應及時采食。
2、除草松土。在種植紅薯葉的過程中發(fā)現(xiàn)任何雜草一律拔除,以減少土壤養(yǎng)分的消耗。同時如果發(fā)現(xiàn)土壤有板結現(xiàn)象,也需利用小鋤等工具將土壤適當鋤松,以利地下根系生長良好,保證地上部莖葉生長旺盛。
主要價值
紅薯葉的蛋白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元素含量極高。蛋白質含量2.74%,胡蘿卜素5580國際單位/100克,維生素B2為3.5毫克/公斤,維生素C為41.07毫克/公斤,鐵3.94毫克/公斤,鈣74.4毫克/公斤。薯葉與菠菜、芹菜、白菜、油菜、韭菜、黃瓜、南瓜、冬瓜、萵苣、甘藍、茄子、番茄、胡蘿卜比較,在14種營養(yǎng)成分中,蛋白質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熱量、纖維、鈣、磷、鐵、胡蘿卜素、Vc、VB1、VB2煙酸等13項薯葉均居于首位。
生長習性
紅薯葉紅薯葉適合在光照充足的地方養(yǎng)護,也可以養(yǎng)在半陰處,在陽臺上如果有支架給它攀爬(一般不讓它爬得太瘋狂),那會長得更加旺盛。只要溫度能夠維持在15度以上,就可以栽種紅薯葉了,它是特別喜歡溫暖濕潤的環(huán)境,種紅薯葉最大的好處就是葉子越是修剪,嫩莖就長得就越多。
功效作用
紅薯葉有提高免疫力、止血、降糖、解毒、防治夜盲癥促進新陳代謝、通便利尿、升血小板、預防動脈硬化、催乳解毒等保健功能。紅薯葉可使肌膚變光滑,經常食用有預防便秘、保護視力的作用,還能保持皮膚細膩、延緩衰老。
營養(yǎng)成分
紅薯葉苗營養(yǎng)豐富,每100克紅薯秧蔓頂端的10-15厘米及嫩葉、葉柄合稱莖類。紅薯莖尖含有豐富的蛋白質、胡蘿卜素、維生素、鐵和鈣質。
病蟲防治
1.黑斑發(fā)生后,幼苗上會出現(xiàn)梭形褐斑,并逐漸發(fā)展為橢圓形黑斑和凹陷。后期,幼嫩的脖子都會變黑,帶病苗栽種后很難成活。后期,塊莖會出現(xiàn)圓形的黑色凹陷點,并發(fā)展到紅薯內部的深處,沿著維管束擴散和擴張,導致紅薯塊莖的苦味,難以食用。
防治方法:選擇抗病品種,從根上防治。采伐后,用木屑與硫磺混合,在儲藏窖內點燃熏蒸。為了生產甘薯丙酮,抑制黑斑病孢子萌發(fā),減少病害的發(fā)生。移栽前用50%多步津可濕性粉劑和500倍量水浸泡,可有效地預防和控制病害的發(fā)生。
2。根腐病侵染根腐病后,紅薯葉片呈淡黃色,生長緩慢,須根頂端和中部有暗褐色斑點,出苗晚,出苗率低,然后大部分根腐病,侵染紅薯塊莖,使紅薯塊莖變形,開裂后期,土豆塊并不是硬核。
防治方法:選擇抗病品種可有效預防病害的發(fā)生。此外,加強田間管理,培育壯苗,做好深翻、輪作、保潔工作。
3。紅薯軟腐病發(fā)生后,傷口會有水泡斑,后期會變成褐色,導致整個馬鈴薯腐爛,在15-23℃的高溫高濕環(huán)境下,病情更為嚴重。
防治方法:提高收獲質量,避免機械損傷,收獲后,將甘薯貯存在溫暖的室內,促進呼吸放熱愈合。田間積水時,應及時排水,減少紅薯軟腐病的發(fā)生。該病發(fā)生后,幼苗開始萎蔫,莖基部變成黃棕色,莖易脫落,上部葉片逐漸枯干下垂。早期不能形成塊莖,中期塊莖較少,傳染性強。病塊莖表面有黃褐色斑點,易脫落,不腐爛。